A+ A-
A+ A-

我爹为求仕途顺遂,将我送给昭义侯做妾。可京城人人皆知,

我与昭义侯次子谢清越两情相悦。收房的事一拖再拖,直到唯一护着我的侯夫人因病离世。

谢清越带着无数聘礼上门,在堂屋对我父亲行跪拜大礼。可我躲在屏风后,

听得真切分明:「外孙谢清越见过外祖父。」01来到昭义侯府的第三日,

侯爷迫不及待要将我收房。我缩在昭义侯夫人身边,双眼哭得红肿。那日行及笄礼时,

我怎么也想不到,未过半月,我便被父亲送进了昭义侯府。名义上说,

让我跟着侯夫人学规矩。可我刚入府,便听见下人们喊我“杜姨娘”。

夫人见我哭得梨花带雨,于心不忍,便替我回绝:「小姑娘还没来过月事呢,

如何伺候得了侯爷?」「不是行过及笄礼了么?」侯爷显然并不买账。

夫人却以妇人秘事推脱,将侯爷哄着送出了门。我叩首向夫人致谢,

夫人笑道:「你父亲只说送你来学规矩,其余的,我一概不知,便一概不准。」

02提到父亲,我恨得直咬牙。十余年前,外祖为求仕途顺遂,

将初及豆蔻年华的女儿送给我父亲做妾。娘伺候了父亲和主母一辈子,

最终却因肺痨被送去乡下庄子,不治而亡。如今父亲升迁有望,便照猫画虎,

将我送进了昭义侯府。但京城人人皆知,我与昭义侯次子谢清越自幼相识,竹马情深。

我虽是庶女,但家中并无嫡出女儿,父亲官至四品侍郎,若真能许配侯爷次子,

也不算过于高攀。可父亲显然不这么想。一抬轿子,几担嫁妆,便将我匆匆送进了昭义侯府,

只差亲自将我送上侯爷的床榻。无人问我想不想,也无人问我愿不愿。唯独昭义侯夫人,

在我入府的那天,推拒了我的妾室茶。「杜侍郎说,把丫头送来我身边学规矩,

要是说喝茶的事,我可就不收了。」这时节,妇人最忌讳落下善妒的名声。

可夫人看着我从小长大,知道我与谢清越感情甚笃。谢清越才华出众,与我一般大的年纪,

已被选入国子学读书。夫人见我好学,又略通笔墨,便教我读书习字,

又授我女红、茶艺、插花。她下令,不许府中丫鬟小厮称我为「姨娘」,只许称「姑娘」。

「好好的姑娘家,你们巴结,也别平白污了姑娘名声!」夫人斥责着那些假殷勤的下人们,

杀鸡儆猴,叫旁人不敢再犯。我知道,她在等一个机会。等一个机会,将我「完璧归赵」,

再成全我与谢清越的姻缘。03我与谢清越,是阖府皆知的青梅竹马。我娘虽为妾室,

但也是六品太史令家的嫡女出身。当年,外祖托人送了礼,

才将娘送进了沈尚书府中置办的女子私塾。借此,年幼的娘与沈家独女一见如故,义结金兰。

这位沈家独女,便是如今的昭义侯夫人沈氏。二人各自出嫁后,娘屈居妾室,

杜府的当家主母又是出了名的刻薄。夫人便屡递拜帖,时常前来拜访。每每侯府设宴聚会,

夫人也是亲手将请帖递到娘手里,生怕被主母暗扣了去。

主母原想借着娘与昭义侯夫人的情谊,来攀一攀与侯府的关系,却偏是处处碰壁。也是因此,

主母对娘暗生怨怼,怀恨在心。04至于昭义侯府二子,原是双生胎。

长子谢清闻自幼便沉溺诗文,充耳不闻窗外事。只有次子谢清越,

***都缠着夫人一同前来杜府。那时,五岁的我刚被缠了足,疼得双脚不敢沾地,日夜啼哭。

一双支离破碎的小脚,意图将我永远困在狭小的屋子里。可谢清越,却成了我的另一双脚。

未满七岁的他,也不知哪儿来的力气,竟一口气背着我到花园池边,看池中鲤鱼翻腾嬉戏。

髫年幼儿,两小无猜。年岁稍大些,他便随昭义侯远行大漠戈壁,返京后,

他将此行游历当成故事说给我听。在我看来,一双小脚虽困住了我,但我却在谢清越的口中,

遍览风光无限。也是这时,我与他互生情愫。可不久后,娘在庄子里病逝,夫人便再难登门。

即便是我们杜府设宴,主母也刻意扣下给昭义侯府的请帖,转头说是送帖子的小厮办事不力,

将如此重要的请帖遗失,实在对不住贵客。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,

便只能在其他遍请京城贵女的宴席上,匆匆见我几面。她让我等到及笄之年,

定助我得偿所愿。可及笄礼毕,在等到昭义侯府的人登门提亲之前,

我先等来了父亲安排的轿子,还有几担拿不出手的嫁妆。05我知道,如今夫人竭力抵抗,

只是想保住我与谢清越的姻缘。可她如何不知,自我入府以来,侯爷便觊觎着我的身子。

父亲眼看大事不成,更是屡屡修书,要我主动些,别耽误了他升迁的好事。日子一日拖一日,

夫人以我年幼为由搪塞着。直到那日,我那染了红的衣裙,不知怎的,竟落到了侯爷的手里。

侯爷拿着我的衣物,勒令夫人放人。可夫人执意不肯,甚至与侯爷起了争执。侯爷气急败坏,

吼着:「你这妒妇!你且去打听,夫要纳妾,哪家正妻敢如你百般阻拦!」夫人也不甘示弱,

骂道:「妒妇就妒妇,我还没说你是老色鬼呢!我给你生了两个儿子,不让你纳妾又怎么了?

你有本事去大娘娘面前告我去呀!」二人僵持不下,

最终还是侯府长子、谢清越的兄长谢清闻前来劝和,才将侯爷拉走。而收我为妾的事,

便也就此作罢。为此,父亲更是派人送来了一封指节厚的信件。这一沓所谓「家书」,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